职务侵占罪律师咨询:为您解答所有疑问
发布时间:2025-08-03 08:14:58更新时间:2025-08-10 12:59:56

法律定义与范围
职务侵占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客体是本单位的财物,行为方式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
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构成职务侵占罪需要满足以下要件:1. 主体要件: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2. 客体要件:犯罪客体是本单位的财物;3. 行为要件: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4. 结果要件:行为人必须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
职务侵占罪的法律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犯职务侵占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常见问题解答
问: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有何区别?答: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您对职务侵占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理解职务侵占罪的法律定义、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对于预防和应对相关法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