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怎么办?劳动法维权指南详解
发布时间:2025-08-09 08:06:26更新时间:2025-08-12 09:58:50

法律定义与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拖欠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时间支付工资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也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拖欠工资的构成要件
构成拖欠工资需要满足以下要件:1.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2.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支付工资;3. 劳动者已经履行了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义务。
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常见问题解答
- 问: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应该怎么办?答:劳动者可以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 问: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赔偿金吗?答: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拖欠工资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劳动者应当了解自己的权利,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拖欠工资的法律问题,并为您提供劳动法维权指南。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仅供教育目的,不构成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