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如何维权?法律规定详解

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4-29 06:36:52更新时间:2025-05-06 22:18:41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如何维权?法律规定详解

法律定义与范围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时间和金额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者维权的途径

劳动者在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首先,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其次,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再次,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最后,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后果与补救措施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包括:支付拖欠的工资、支付经济补偿金、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等。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并可以要求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相关法律法规

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为劳动者提供了维权的法律依据。


了解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法律问题及其维权途径,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劳动者应积极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在遇到问题时采取适当的法律措施。

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教育目的,不构成法律建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