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福州历史文化研学报告范文合集3篇

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4-28 06:38:09更新时间:2025-05-06 15:49:00
中小学生福州历史文化研学报告范文合集3篇

探寻三坊七巷,触摸福州文脉——我的福州历史文化研学报告

阳光明媚的周末,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前往福州的历史文化研学之旅。此行的目的地,是素有“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美誉的三坊七巷。这次研学,不仅让我领略了古老坊巷的独特魅力,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初识坊巷,古韵悠长

步入三坊七巷,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白墙黛瓦的古厝连绵起伏,石板铺就的小路蜿蜒曲折。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茉莉花香和古老木头的气息。导游老师告诉我们,“三坊”指的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则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每一个名字背后,都藏着一段段精彩的历史故事。

名人故居,群星璀璨

三坊七巷不仅是建筑的宝库,更是名人辈出的地方。我们参观了林则徐纪念馆,了解了这位民族英雄虎门销烟的壮举和“开眼看世界”的远见卓识;走进了严复故居,感受了这位思想启蒙先驱翻译《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带来的震撼;还探访了冰心故居,想象着这位文学巨匠在这里度过的童年时光。这些名人的事迹,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福州乃至中国的历史天空。

非遗体验,匠心传承

除了参观古迹,我们还体验了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家油纸伞店,我们亲手绘制了伞面,感受着传统手工艺的精巧与魅力;在软木画工作室,我们惊叹于工匠们如何用小小的软木,雕刻出栩栩如生的山水楼阁。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福州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短短一天的三坊七巷研学之旅很快就结束了,但它留给我的印记却是深刻的。古老的坊巷、闪光的名人、精湛的非遗,共同构成了福州独特的历史文化画卷。这次研学,不仅增长了我的见识,更激发了我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我明白了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也立志要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扬光大。

本报告为中小学生研学报告范文,旨在提供参考,部分细节可能经过艺术加工。

船政风云,海丝扬帆——福州马尾船政文化研学有感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带着对中国近代海军摇篮的好奇,我们来到了福州马尾,开启了一段关于船政文化的研学之旅。这里曾是中国近代工业和海军的发源地之一,承载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船政博物馆,历史回响

首先,我们参观了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图片和模型,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船政大臣沈葆桢等人创办马尾船政局,制造轮船、飞机,培养海军人才的艰辛历程。看着那些略显陈旧的机器、图纸和黑白照片,我仿佛听到了百年前机器的轰鸣和学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感受到了先辈们“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决心和努力。

罗星塔下,海丝印记

随后,我们登上了罗星塔公园。罗星塔矗立在闽江之畔,像一位历史的守望者。它不仅是国际公认的海上重要航标,更见证了福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历史。站在塔下远眺,江面开阔,货轮穿梭,依稀可见当年“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的繁华景象。这里是历史与现代的交汇点,承载着福州走向世界的梦想。

船政学堂,英才辈出

马尾船政不仅是工业基地,更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我们了解到,著名的思想家严复、海军将领萨镇冰、飞机设计师巴玉藻等许多杰出人物都出自船政学堂。他们为中国的近代化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虽然当年的学堂已难觅踪迹,但他们勤奋学习、报效国家的精神,依然激励着我们后辈学子。


这次马尾船政文化研学,让我深刻认识到福州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船政先驱们的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开放意识,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的宝贵财富。作为新时代的中小学生,我们应该了解历史,珍惜当下,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海丝”精神在新时代扬帆远航。

本报告为中小学生研学报告范文,旨在提供参考,部分细节可能经过艺术加工。

寻访古厝神韵,品味榕城风情——福州历史文化研学之旅

福州,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如同一本厚重的书,等待着我们去翻阅。这次,我们的研学小队深入福州的街头巷尾,寻访古厝的独特神韵,品味地道的榕城风情,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脉搏和文化魅力。

鼓山摩崖,石刻奇观

我们的第一站是鼓山。鼓山不仅风景秀丽,更以其遍布山崖的摩崖石刻而闻名。从唐宋到明清,历代文人墨客在此题咏留迹,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我们仔细辨认着那些或遒劲、或娟秀的字迹,仿佛能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些石刻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福州历史变迁的无声见证。

上下杭:昔日商埠,今日风华

告别鼓山,我们来到了曾经繁华的商业中心——上下杭。这里曾是闽商的聚集地,商行林立,会馆众多。虽然昔日的喧嚣已渐渐远去,但那些保存完好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古老的商号牌匾,依然诉说着当年的辉煌。如今,经过改造的上下杭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了集文化、商业、旅游于一体的特色街区,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舌尖榕城,风味小吃

研学不仅是用眼看,用耳听,更是用舌尖去体验。福州的美食文化同样源远流长。我们品尝了著名的“佛跳墙”(当然是简化版的),体验了鱼丸的鲜美Q弹,还有入口即化的芋泥和香甜软糯的肉燕。这些特色小吃,不仅满足了我们的味蕾,也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感受到了福州人精致、务实的生活态度和饮食文化。


福州的历史文化研学之旅,是一次收获满满的旅程。从鼓山的石刻到上下杭的商埠,从古厝的建筑到舌尖的美食,我们多角度地认识了这座美丽的榕城。福州的历史文化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根植于深厚的土壤,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次研学让我更加热爱我的家乡,也更懂得了珍惜和传承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报告为中小学生研学报告范文,旨在提供参考,部分细节可能经过艺术加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