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欠薪罪的立案标准详解

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4-30 10:29:23更新时间:2025-05-08 01:20:48
恶意欠薪罪的立案标准详解

法律定义与范围

恶意欠薪罪是指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劳动者工资,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的规定,恶意欠薪罪的立案标准包括:用人单位有支付能力但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

恶意欠薪罪的构成要件

恶意欠薪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 用人单位有支付能力;2. 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3. 数额较大;4. 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这些要件缺一不可,只有同时满足才能构成恶意欠薪罪。

恶意欠薪罪的法律后果

恶意欠薪罪的法律后果包括:1. 用人单位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 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此外,用人单位还需要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相关法律法规

恶意欠薪罪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这些法律法规为恶意欠薪罪的立案和处罚提供了法律依据。


恶意欠薪罪的立案标准是用人单位有支付能力但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了解这些标准对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内容仅供教育目的,不构成法律建议。

相关阅读